動力電池在電動車整車成本中占比極大,可以說誰能掌握動力電池技術,誰就能把握將來電動車的命脈。但是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一直被少數企業所壟斷,形成了技術壁壘。蜂巢能源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這種技術壁壘,讓長城的新能源汽車走的更遠。
導語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向深度發展,電動車的用戶也與日俱增,消費者對車輛的品質和性價比要求也越來越高,想要把握好這兩點就一定得掌握核心技術。動力電池在電動車整車成本中占比極大,可以說誰能掌握動力電池技術,誰就能把握將來電動車的命脈。但是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一直被少數企業所壟斷,形成了技術壁壘。蜂巢能源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這種技術壁壘,讓長城的新能源汽車走的更遠。此次我們有幸參觀了保定的動力電池研發中心,由于涉及到保密內容,下面為您簡單的介紹一下。
蜂巢能源2012年起始于長城的動力電池事業部,但它的戰略一開始就瞄準了整個產業鏈,短短幾年時間,搖身一變就成了擁有包括上游電池原材料開采,中游電芯制造、模組、Pack組裝,以及下游資源回收一整套閉環的獨立公司,研發團隊規模超過3000人,核心研發人員超過1000,外籍研發專家超過350人,發展勢頭相當不錯,絕對算是動力電池行業中的一位后起之秀了。面對動力電池的巨頭們,要想從打壓之下取得突破,就必須在技術上有所突破,蜂巢放棄了成熟的卷繞式電芯工藝,另辟蹊徑選擇了疊片式的電芯。
疊片式電芯生產的問題在于它的工藝門檻高,對電池BMS管理系統的要求也比較高,而且生產效率低,相對應的生產成本也比較高,不過蜂巢能源一直在持續的研發投入以求攻克技術難關。
此外,蜂巢能源還在研發四元材料電池(在NCM(鎳鈷錳)體系的基礎上加入Al元素,使顆粒之間的邊界強度增強,讓它的循環性能優于NCM811材料,同時耐熱更好、產氣少、安全性更高)、固態電池(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液的電池,能量密度會有很大提升)以及無鈷電池(電池的正負極材料中不含鈷元素。作為戰略性資源,鈷的價格很高,波動也很大。降低鈷的用量可以有效降低電池的成本)。通過此次的活動我們可以感覺到,蜂巢能源雖然暫時還沒有行業巨頭的產能,但技術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競爭能力的。同時蜂巢能源也在積極的規劃和提升產能,預計到2025年其全球產能將達到12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