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車最關鍵的動力電池部分,大眾堅持自己研發,經過多年的優化升級現在技術完全可比肩業內一流企業,加上正在建設的快速充電網絡,大眾正在上演真實的傳統品牌的進擊。
導語截止到本篇文章,咱們大眾品牌技術和戰略解讀系列就到了最后一期了,如果你想看前幾期,可以點擊后面的鏈接進入《大眾碳中和計劃》《大眾創新之路》《大眾高速充電網絡建設》,那么在最后一期,咱們來聊聊大家都更關心的大眾最新一代電池組技術。
其實說起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發展,傳統品牌基本起步度比較晚,但只要這些品牌追上,就會迅速抵消掉目前一些新勢力品牌現有的優勢。原因很簡單,就拿大眾品牌來說,我們都知道大眾是純正的德系品牌,德國工程師那種有些“執拗”的嚴謹,在研發產品時是最好的助力,對產品的研發和測試更加嚴格,還有幾十年累計的車輛調校經驗加持,最終造就了產品出色的效能和穩定性,在此前試駕ID.4 X時,新車的電驅、 電控系統、底盤系統以及車輛對電池組續航里程的動態預估表現都是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來咱就聊聊大眾最新電池技術這部分。
與一些品牌直接外購電池組不同,大眾深知電池組的重要性,所以堅持自己研發,例如在中國,大眾品牌只是電芯采用的是寧德時代CATL寧德時代811電芯,但電池組殼體、電芯布局、電控系統等等都是自己研發的,這樣一來整車三電系統技術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匹配度也更高。當然,全部自己研發有一個弊端,就是周期長,這也是為什么大眾品牌發力來得晚一些的原因,但只要基礎打好,后期的研發進度就會更快,在早期的大眾純電產品上,尤其那會的油改電產品,三電系統表現并算不上出色,但得益于長時間的優化,最終在ID.4系列搭載的最新一代三電技術上,我們見到了真正大眾品牌該有的水準,可以說除了續航里程還并算不上拔尖,其他方面大眾都已經追上來了。
有了技術,大眾還在逐步提升電池組產能。目前大眾已經在歐洲和中國建立了多座電池工廠,歐洲的MEB平臺電池組主要在德國布倫瑞克工廠生產,在國內,大眾也有佛山和安亭兩座電池生產基地,未來還將在美國的查塔努加以及捷克共和國的姆拉達-博萊斯拉夫工廠,大眾品牌對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可見一斑。
接下來咱再聊聊大眾現在的電池組技術,在研發電池組之初,大眾就提出了模塊化理念,大眾ID.家族的電池組系統下殼體由可擴展的鋁合金材質打造,根據容量不同可搭載不同規格的電芯,目前大眾ID.家族提供三種規格電池組,分為55kWh、62kWh和83kWh,最高NEDC續航里程可達到580公里。
大眾最新一代電池組還非常注重電池組安全性優化,得益于模塊化結構,讓電池組依據尺寸不同,下殼體的縱向線槽中最多可以安裝3個電池模組控制器,這個電池模組控制器主要用于監測模組的電壓與溫度。通過與電池管理系統的中央控制器相連,能夠平衡單個電芯的電量差異。此外,這套中央控制器和帶有保險裝置的連接條位于電池系統的后部,這種設計可以保證電池組在發生風險后在極短的時間斷電。
此外,大眾依據不同市場,還有針對性的進行電池組結構改進,例如在路況比較多元化的國內,大眾還專為中國市場打造了堅固的鋼制上殼體,這種殼體具有出色的密封性,還可加強熱防護能力,加上集成了冷卻系統的電池下殼體與底部護板,全方位保證電池組安全。
同樣是得益于主要三電系統都是自己研發,所以電池組等零部件可以與車身完美匹配。據大眾官方介紹,ID.家族的的電池都安裝在前/后軸中間的最低點,大幅降低了車輛重心,經過配重優化后,可達到50:50的前/后配重比,車輛操控性更出色,這點在目前推出的ID.家族產品上已經體現得非常明顯。
其實從整體來看,大眾品牌在新能源產品這條路上,已經有了技術,也有了產量可觀的生產基地,在未來幾年,大眾將加速布局自己的ID.家族產品線。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大眾每年都將推出一款全新電動車,今年還將推出電動轎跑SUV-ID.5,2022年ID.BUZZ的量產版本也將問世,在2025年大眾還將推出尺寸比ID.3更小的產品。而在中國市場,目前大眾已經上市了ID.4系列和ID.6系列產品,基于此前ID.4系列的良好產品表現,大眾ID.系列在國內的前景還是非常明朗的。
寫在最后:
在布局新能源產品這方面,大眾屬于明顯的厚積薄發,不僅真正付諸于行動,而且力度也確實要比絕大部分傳統品牌更大,多年的技術累積、嚴謹的德國理念對于細節的把控,加上大眾品牌自身的影響力,讓大眾現如今有著很強的實力,況且大眾在新能源未來布局中還不止有產品,還有正在全面建設的快速充電網絡等周邊配套服務,這才是最讓人值得期待的。
07-03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