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智駕將加強用戶體驗升級,傾聽用戶使用體驗,并基于產業化優勢,以造完全無人的L5級MaaS或者TaaS技術和服務為目標。
導語2021廣州車展期間,網通社邀請了宏景智駕CEO 劉飛龍進行專訪。在專訪中劉飛龍表示,宏景智駕將加強用戶體驗升級,傾聽用戶用車體驗,并將基于產業化優勢,計劃今年量產L2,明年1季度量產L2+,明年6月份會量產L3,最終將打造完全無人的L5級MaaS或者TaaS技術和服務。
網通社:縱觀宏景智駕與整個自動駕駛產業近年來的發展,都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能否談談您認為宏景智駕和其他家相比,能夠保持快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劉飛龍:可能幾個方面都有,無論是從技術的先進性能上,還是從量產能力的打造上,一直到用戶思維的建設上,宏景這幾年都還有挺好的成績,首先在技術上,宏景最早是做L4起家的,但是我們做L4跟其他企業做L4不一樣的在哪呢?我們是把L4戰略模塊化成可拆解,我們可以拆解L2和L3的產品,這樣L2和L3的產品可以量產,這樣有幾個好處,通過快速量產,至少可以掙錢,企業有現金流,不管是什么樣調性的公司,只要是企業,就要盈利營收,有現金流的話,將來再做L3、L4,落地比較長時間,可以持續干下去,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量產車都在L4技術戰略拆解下來的,很多L2、L3產品,這些回傳的數據我們可以迭代的軟件架構中的各種模塊,L4去賣的時候,其中只要模塊已經打包好了,你可以想象L4的車有的時候還沒有做大量的道路測試,但是軟件已經在計劃了。因為我們有L2和L2+的產品,所以這些整個都有一個特點,我們是一套共性的軟硬件平臺解決方案的優點就在于任何車的成長都會促進其他車的成長,這是我們做平臺化的技術,宏景在技術戰略上是走比較高效的方式。
我覺得宏景跟很多的企業相比,宏景是一個產業背景很重的企業,從研究宏景人員的背景開始,比如從我開始,我是在通用汽車工作,原來也在德爾工作,我們團隊很多人像在百度、華為等等企業,在行業里面都是有量產能力的企業,我們有很多的優秀的汽車行業同事,我們也有很多優秀的科技公司同事。無論從技術高度上,商務能力上,還是從產品的量產能力上,都是有比較好競爭優勢,而且事實上宏景僅僅成立3年半,已經銷售10萬臺的車,明年銷售30萬臺,包括江淮汽車、上汽、長城等頭部企業。
所以對于3年半的公司,我們今年的營收將接近2億,所以我覺得說明市場認可我們。我們可能沒有特別漂亮的PPT,但是我們的產品技術,客戶是非常認可的,今天的客戶發布會上展現了很多智能駕駛相關技術,都是我們和客戶共同打造的,我覺得我們量產能力,客戶是認可的。
還有很重要的是,宏景也在積極學習行業優秀的供應商和孵化方向,甚至跨行業學習,比如我們和互聯網造車、還有新勢力,除了他是我們的優質的客戶,也教了我們很多產品思維、用戶思維、互聯網營銷等跨界的思維方式,這些客戶首先著重看Time-to-Market時間,力爭做到行業首發。
其次是做極致用戶體驗,這是互聯網教我們的,我們也會很注重用戶體驗,所以我會很仔細的研究我們的智能車用戶對我們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反饋。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可以迭代新的系統。我們跟傳統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包括一些新的解決方案供應商來比的話,我覺得宏景特別像一個互聯網造車企業,我們會在系統中埋點,去感知你作為司機的體驗,我們會在車賣了之后持續去做,比如毛記者你開這款車,比如你在廣州的馬路上開,你什么時候打開自動駕駛系統,本來應該是自己跟車,但是如果中間你踩一腳剎車,說明車沒有看到障礙物,但是你覺得有危險,我們系統會把這個錄下來,用于我們對這種小概率場景的數據分析。我們會研究每個人的開車習慣,做到千人千面的工作。
我們的系統會在賣車之前做大量的驗證,畢竟有這么多的不同的消費者、這么多復雜不同的路況,這么多小路,不可能全部跑完,但是用戶會去跑。如果你用這個車用的不好,比如從來不打開這個系統,不知道你們用不用車載導航,還是用手機導航,很多人不用那個車載,就是體驗不好。
反過來講,很多人看宏景,我們跟車廠,覺得我們是2B企業,但是我覺得我們是2C企業,因為我們的產品跟很多車的零部件電腦相比的話,我們產品是可以直接給用戶體驗,比如你是做車輪的,你是做發動機的,用戶無法體驗,但是座艙可以體驗,這是駕駛可以體驗的。我們是比較看中用戶體驗的,也是要建立消費者社群,我們也很愿意跟媒體記者關聯,也希望邀請網通社的朋友到我們的公司去體驗我們的產品,并給我們的反饋意見。
網通社:你們公司注重用戶的聲音,希望通過用戶的反饋做一些調整,我們說智能駕駛解放人類的雙手,但是目前由于目前自動駕駛上路仍受法律法規限制,自動駕駛技術也尚未完全成熟,像宏景智駕這類的初創企業很多都選擇了“多條腿走路”的發展方式。除了城市物流領域外,您能否介紹一下宏景智駕在其他領域的產品情況?
劉飛龍:現在到下一個百年開始,是一個軟件類的汽車,智能化,所以注重的是車的智能化程度和體驗,新的時代開始的時候,現在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我們說不清什么技術路線是合理的,我們天天講出行服務,未來出租車應該是沒人開的,但是你看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的路況都很復雜,完全沒人開的車在馬路上也是很危險的,我們總結那個時代其實是高度變化和高度發展的,還需要去嘗試,需要去復盤,然后再嘗試,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
我們宏景能做的事情就是積極參與這場變革,小步快跑,不是說一下定一個十年的目標,而是定一個中短期目標,去跑,看市場反應和受眾方向,然后再去跑,再確定方向。說不清技術路線往哪去和終極路線往哪去,能做的就是在這個時代去摸索,所以宏景在探索的路上,我們沉淀出一套方法論,我們是打造平臺化軟件,我們是把選擇量產和前端都共用這個軟件的,這樣量產可以落地,我們可以量產,可以有現金流,我們想的是既有先進性,同時還是可持續的路線,同時也降低風險。
現在這個時代變化很快,但我至少今年做2億營收,明年做5億營收。即使我在方向上有一些變化,但是我還是一個健康的企業。我覺得宏景結合自己的量產能力強,也可以拆解,通過這些優勢,我們要打造勢力,另外要仰望星空,所以我們今年量產L2,明年1季度量產L2+,明年6月份會量產L3,最后會一直往下走,在合適的時機做L4。宏景的終極目標肯定是打造完全無人L5的MaaS或者TaaS技術和服務。
網通社:自從特斯拉的剎車事件之后,中國很多品牌在自動駕駛方面很保守,您剛才提到近兩年會生產L3、L4落地,您怎么來解決消費者心目中的顧慮呢?L3、L4并不是完全的解放雙手,還需要人為的干預。
劉飛龍:自動駕駛的首要職責是安全性第一。這一點也是宏景智駕打造技術和產品的首要前提?,F在智能駕駛功能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但由于一些不當的使用,會導致受傷甚至死亡的一些事故,這些都是我們自動駕駛從業人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傮w而言,智能駕駛在汽車行業里的滲透率還是在不斷飛速提高的,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打造出性能越來越好、功能越來越強、安全性越來越高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用戶對于智能駕駛體驗的需求。
我覺得一個企業,要學會打造長板。打造長板,一定是具有特色的功能,聚焦打造特色的功能,對于吸引用戶,打造品牌和產品影響力非常有幫助。我們會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聚焦打造高級自動駕駛的用戶體驗,比如我們在車展上剛剛發布的首款燃油車NOP功能產品, 對于我們的客戶而言就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市場競爭長板。
我們現在從科技公司和車廠角度講,工作永遠要往前推,但在商業化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技巧,比如說我們現在會講L3的體驗,但其實是L2+的產品,這樣的話合規上講就是L2+的產品,我們不說這是L3級別的產品,我會說是L2+的產品,但它能帶來L3的用戶體驗,而且是在一個更為保守安全的前提下來體驗和使用。當然我們的工程師會把這個體驗做的越來越好,將來有一天你會越來越信任這個產品。我覺得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和車廠一起把這些產品打磨的越來越好,逐漸更好打造和發展更高級的技術和體驗,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