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汽車銷售數據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但是最權威的還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公安部發布的統計數據。根據這兩家發布的數據分析中國車市,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導語目前,國內汽車銷售數據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但是最權威的還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公安部發布的統計數據。根據這兩家發布的數據分析中國車市,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汽車產業和汽車市場的資深媒體人,本人發現,隨著國內汽車出口急劇擴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汽車月度產銷統計,在發布當月國產汽車(含合資品牌和出口)銷量統計的同時,增加了當月國內汽車銷量統計。
公安部按季度發布的新注冊登記汽車數據,也就是汽車上牌數,不包括出口但包括進口汽車,實際上就是國內汽車終端銷量,準確反應了國內汽車消費的正式狀況。
10月11日,中汽協發布了今年9月和1-9月國產汽車銷量統計。
統計顯示,9月份國產汽車銷售完成285.8萬輛(批發含出口),環比增長10.7%,同比增長9.5%。1-9月,國產汽車銷售完成2106.9萬輛,同比增長8.2%。
剔除出口,今年9月份國內汽車銷量241.5萬輛,同比增長4.5%,比含出口的數據增幅少了5個百分點。1-9月,國內汽車銷量1768萬輛,同比增長1.9%。
以上銷售數據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也包括出口。但是不包括國內銷售的進口汽車。
根據國家統計局等部委授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國內汽車產業的行業統計。各汽車廠家必須逐月向中汽協如實上報本企業的汽車產量和汽車批發量。如果虛假申報,是要負法律責任的。目前各車企向中汽協上報的統計數據,都要經過本企業主要負責人簽字。
汽車從批發給經銷商到賣給消費者,也就是終端用戶手里,有一個過程。正常情況下,汽車批發數據和零售數據大體吻合。但是如果汽車廠家為了沖業績向經銷商壓庫,就會出現批發數大于零售數,統計數據失真。
最近幾年,主機廠壓庫現象大為減少,汽車批發數和零售數基本趨于一致,相差不是很大。
公安部交管局每個季度會發布國內汽車注冊登記數據,也就是俗稱的上牌數。數據來源于下屬各車管所根據汽車注冊登記數據。
上牌數也就是汽車終端銷量,能夠準確反應國內汽車市場銷售情況。汽車上牌數廠家非常重視,前些年是花大價錢從一家叫做華通公司處購買。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數據現在不提供了,花錢也買不到。車企通過有關機構目前能拿到汽車上險數,通過上交強險的車輛統計,也能得到類似于上牌數的終端銷量數據。
據公安部日前發布的統計,2023年一至三季度,全國新注冊登記汽車1817萬輛,同比增長4.4%。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新注冊登記汽車分別為588萬輛、587萬輛、642萬輛。
公安部發布上牌數包括國產汽車和進口汽車。前三季度的數據沒有提供國產汽車和進口汽車的具體數據。但是,據分析,2022年全年進口汽車不到80萬輛,2023年呈下滑趨勢。估計今年前三季度上牌的進口汽車數量大約在50多萬輛。減去這50萬輛,今年前三季度國產汽車上牌數約為1767萬輛。
今年1-9月,公安部統計的國產汽車國內銷量大約是1767萬輛,中汽協統計的國內汽車銷量(批發)1768萬輛,兩者如此接近,充分說明汽車批發和零售基本一致。
據公安部統計,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新注冊登記汽車分別為588萬輛、587萬輛、642萬輛,三季度明顯好轉。這與中汽協三季度汽車產銷總體表現好于預期,金九銀十效應重新顯現的判斷,也是基本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