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動力電池新產品、 新技術優先在北汽藍谷的整車產品上搭載應用。
導語網通社快訊 3月8日晚,北汽藍谷發布的公告顯示,其擬與北汽產投、北京海納川共同出資設立平臺公司北汽海藍芯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門核準登記為準,以下簡稱“平臺公司”)。
該平臺公司將作為管理與投資主體,與寧德時代、京能科技及小米汽車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北京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門核準登記為準,以下簡稱“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成立后,將在北京投資建設電芯智能制造工廠。
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其中平臺公司出資39,000萬元、占比39%,寧德時代出資51,000萬元、占比51%,京能科技、小米汽車各出資5000萬元、各占比5%。
而該平臺公司,注冊資本3.9億元,其中北汽藍谷出資5,000萬元、占比12.82%,北汽產投出資24,000萬元、占比61.54%,北京海納川出資10,000萬元、占比25.64%。
可以看到,該平臺公司對該合資公司的投資,與其注冊資本相同。按照出資比例,北汽藍谷穿透出資5%。另外,北汽藍谷、北汽產投、北京海納川的控股股東均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該合資公司,注冊地址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路南區N43地塊(以工商部門核準登記為準),經營范圍包括: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開發、生產、銷售以及提 供相關售后和技術咨詢等服務。
北汽藍谷公告中提到,本次對外投資有利于保障公司動力電池的穩定供應,推動動力電池新產品、 新技術優先在公司的整車產品上搭載應用,有利于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實現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
根據2023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北汽藍谷預計,2023年凈虧損在52億元至57億元,扣非凈虧損為57億至62億元。北汽藍谷產銷快報顯示,子公司北京新能源2023年累計銷量為92,172輛,同比增長83.7%,今年前兩個月累計銷量為2787輛,同比下滑43.2%。
對于北汽藍谷而言,雖然旗下極狐是最早一批與華為合作的品牌,但未能形成和問界一樣的效應。今年以來,AITO問界月均銷量已經接近3萬輛。2024年,新能源車企之間在價格戰之下,競爭不斷加碼,規模效應才是走下去的關鍵。
03-22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