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滿電-新能源汽車>深藍&姜海榮,預定2025年車圈最佳引援
鄧姜這對兒新組合,讓我們對深藍這個年輕的品牌又多了一分期待。
導語網通社?訪談 以總裁身份入職公司的第一天,早上先是與經營團隊見面,然后是核心干部的溝通,中午與董事長在食堂用過餐后,二人一起在園區內交流散步,一切看上去都很常規。
然而,2025年9月8日對于姜海榮來說,注定會成為他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天。這天下午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跟隨深藍汽車董事長鄧承浩,一同參加“2025深藍汽車秋季新品全球發布會”前的媒體溝通會。
作為一名二十年的ICT老兵,原榮耀中國區CMO,入職汽車圈的第一天就面對幾十家媒體,并且事前沒有做任何準備,即便放在整個汽車行業,這都是此前未曾有過的。
這種開放不設防的姿態,正是深藍汽車最鮮明的底色。整個溝通過程,兩位高管也確實做到了與媒體坦誠相見,讓我們看到了這家企業的改變。
車企高管本身就是一個流動性很大的職位,近幾年手機高管跳槽到車企似乎又成為一種潮流,比如極氪的關海濤、理想的鄒良軍、零跑的徐軍與張韋力。
但是在我看來,姜海榮加盟深藍算得上是2025年車圈最佳引援了。他與鄧承浩的組合,讓我們對這個年輕的品牌又多了一分期待。
新CP組合完美互補 提升效率是核心
鄧承浩與姜海榮的組合,不是簡單的1+1。用前者的話來說,這是汽車思維和ICT思維的一次深度融合,對深藍的下一步發展將會產生積極且深遠的影響。姜海榮也表示,他們二人之間的配合能夠形成很好的互補。
首先,是認知上的互補。
商業領域有這樣一個被反復驗證過的規律:認知的邊界,就是效率的邊界,而效率的邊界,則是企業成長的邊界。效率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朱華榮董事長在新長安掛牌成立時就說過,要把效率打造為集團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鄧承浩的履歷里,刻滿了汽車產業的硬核基因,從深耕三電技術到主導多款爆款車型研發,雖然帶領深藍在3年內實現從0到59萬輛的突破,但這位技術出身的董事長從不諱言自己的短板。
鄧承浩坦言,他的認知更多是站在汽車的角度,等于是只緣身在此山中。但是姜海榮可以帶來新的認知,用ICT的眼光來看汽車行業,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東西。他認為,這是汽車認知和ICT認知的碰撞,一定能產生出非常美妙的火花。
很多車企高管偏愛水桶理論,但姜海榮在過去的二十年里,見證了長板理論如何在消費電子領域創造奇跡。不是所有功能都要做到滿分,而是把用戶最在意的點做到極致,這正是深藍汽車接下來需要強化的能力。
其次,是電動化和智能化的互補。
鄧承浩的強項是三電,雖然這些年在拼命學習智能化和AI的相關知識,但比起姜海榮從0到1搭建智能終端用戶體系的實戰經驗,仍有差距。他表示,深藍的電動化基因已經很扎實,當下的關鍵是要融入智能化基因。
“因為這一輪汽車產業是電動化、智能化雙向拉動的,電動化的成熟、智能化的發展共同在促進,所以他很看重姜海榮對智能網聯產品的理解。一個帶‘電’,一個帶‘智’,剛好智電雙全。”鄧承浩如是說。
在我看來,他的這句話道出了姜海榮加盟的核心價值。當汽車行業進入電動化筑基、智能化決勝的新階段,單一領域的經驗早已不足以應對競爭,而鄧承浩與姜海榮的新CP組合,恰好補上了彼此認知的盲區。
第三個,是產品、技術與市場、營銷的互補。
鄧承浩是技術出身,市場和營銷并不是他擅長的領域。過去深藍的傳播,多聚焦于技術參數與產品性能,少了些能讓用戶共情的故事感?;蛟S在工程師的眼中,好產品自己會說話,但卻忽略了怎么讓用戶聽到這句話。
姜海榮深知,再厲害的技術,若不能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價值,就是自說自話,消費電子領域有太多這樣的教訓。他的這些經驗,能夠幫助深藍少走很多彎路。
最后一個,就是本土化和國際化的互補。
作為承載長安汽車“海納百川”戰略使命的品牌,深藍汽車的全球化步伐又快又穩,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完成70余個國家及地區的市場覆蓋。拒鄧承浩透露,目前深藍在海外單月銷量最高的時候,已經接近1萬臺了。
如今已經升任董事長的鄧承浩深知,深藍的全球化不能再小打小鬧了。接下來,海外業務很快便可以拓展到150個國家和地區,這時候必須要有一種更加體系化的思維來做全球化,姜海榮的過往經歷便顯得愈發重要。
姜海榮在2018年以產品營銷部部長身份,助力榮耀進入含部分歐洲國家在內的74個國家,完成海外市場初步布局。后續他升任榮耀海外營銷部部長兼西歐終端榮耀MKT部部長,任職期間推動榮耀登頂俄羅斯手機市場,在法、意等多國躋身Top5。
9月8日舉行的“2025秋季新品全球發布會”,就是深藍汽車加速全球化的有力宣言。本月,DEEPAL S05、DEEPAL S07、深藍G318將會在30天的時間內進行多國上市。姜海榮的加盟,不但可以帶來國際化視野和豐富的海外市場運作經驗,還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不同市場的需求和挑戰。
目前,鄧承浩與姜海榮的分工還沒有形成定論,一個方案是前者聚焦于規劃和下一代產品技術,包括全球化,后者把經營抓起來。另一個方案是鄧承浩聚焦產品和技術,姜海榮負責把市場營銷做好?!盁o論哪種方案,核心都是高效協同”,鄧承浩強調。
要講好深藍故事 要加快邁向全球化
背靠長安,深藍自誕生以來就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在技術資本這一塊。過去十年,長安在新能源、智能化及前瞻技術領域的累計投入就超過1100億元。但是,一來技術傳播的穿透力很差,二來消費者的感知度也不高。這也就導致這種技術優勢,無法高效轉化為銷量數字。
“產品不能是品牌方認為它好,而是消費者覺得它好,這才是真的好”,姜海榮在媒體溝通會上的這句話,戳中了深藍過去傳播的核心癥結。就像當年小米憑借“為發燒而生”的口號打動年輕用戶,不是因為參數有多厲害,而是精準捕捉到了“年輕人想要高性價比性能機”的需求。
鄧承浩也認同這種用戶思維的轉變,他認為深藍以前就是個直男,“任何一個事業背后最精彩的,一定是人與人的故事。傳播深藍創業的團隊,讓這些人跟客戶共情,這是未來要做得更好的地方?!?/p>
鄧承浩說,深藍自2022年成立到如今已經3年,走過了從0到1的路。接下來要從1走到100,需要他和姜海榮兩個人一起努力。從0-1的過程中,深藍形成了團隊對產品和市場的敏捷響應能力,這是值得團隊驕傲的事情。
未來要在消費者心中構建一個什么樣的品牌形象?鄧承浩希望,深藍在保持科技本色的同時,能夠在產品、技術、服務各個方面,成為消費者的信賴之選。
星巴克賣的不只是咖啡,而是“第三空間”的社交場景。所有成功的品牌,都懂得如何把技術語言翻譯成用戶語言,把產品功能轉化為情感共鳴。姜海榮直言,他來到深藍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深藍的產品體驗、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力。
那么,怎樣才能讓消費者認為深藍的產品好?
姜海榮認為,首先產品研發團隊要做出差異化的產品體驗,其次是市場團隊通過有效的溝通,讓用戶感知感受到這種差異化,完成從前端到后端的閉環。他表示,在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只有這樣做才有機會讓大家看到。
姜海榮在榮耀工作時,曾主導一款折疊屏手機的推廣,最初團隊聚焦鉸鏈技術、屏幕刷新率等參數,市場反響平平。直到調研中發現,用戶最在意的是折疊后能不能裝進口袋、多任務處理時是否流暢,團隊才調整傳播方向,用“口袋里的辦公神器”定位產品,最終實現銷量翻倍。
所以,技術只是一個品牌的底氣,用戶需求才是方向。
在講好故事的同時,鄧姜達成的另一個共識就是全球化。其實早在2022年,深藍內部就成立了一個負責全球化的隊伍。但是,鄧承浩在2023年初就把這個隊伍解散了。因為他認為,全公司所有人都要思考全球化的問題,而不是扔給一個單獨的團隊,這給深藍接下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上世紀80年代,豐田憑借省油、可靠的特點打開美國市場,21世紀初德國車企憑借豪華、操控的特性鞏固全球地位。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正以智能、高效的標簽,在全球市場掀起新一輪變革。深藍作為長安汽車“海納百川計劃”的先鋒,必然要在這場變革中的留下自己的印記。
9月8日舉辦的2025秋季新品全球發布會,在鄧承浩看來,是吹響了深藍產品全面進攻的號角。他們一口氣發布了五款重磅新品,全新深藍S07預售發布,深藍S09超長續航超充版上市,深藍L06全球首發亮相,DEEPAL S05、DEEPAL S07歐洲上市,展現了深藍汽車在新央企賦能下的強勁品牌勢能。
當然,深藍或者說長安所追求的全球化,是產業出海而非單純的產品出海。今年5月,當一輛深藍S05右舵版緩緩駛下生產線,長安汽車羅勇工廠正式宣告投產,已建成產能10萬輛/年,后續將逐步拓展到20萬輛/年。這是長安汽車首個海外整車工廠,實現了本地生產、本地銷售,大幅降低了關稅成本。
此外,長安還與斯達半導體合資成立安達半導體,保障IGBT等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為全球供應提供穩定支撐。同時,長安還加速南京深藍數智工廠掛牌,提升全球供應鏈效率。鄧承浩強調,這不是把中國的產品賣到全球,而是在全球為全球用戶制造產品。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品牌力的建設同樣重要。前文提到過,姜海榮曾負責過榮耀在海外市場的營銷工作,并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績。接下來,能不能讓原力增程、DEEPAL OS成為全球用戶認可的技術符號,便是姜海榮的重點工作之一。同時,這也是深藍能否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的關鍵。
寫在最后
在汽車行業變革的關鍵期,深藍需要的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思維的革新,不僅是產品的迭代,更是品牌的升級。姜海榮帶來的經驗、用戶思維與全球化視野,剛好是深藍現階段發展的“剛需”。
正如鄧承浩所言,一家企業能走多遠,核心在于人,在于團隊。他在2030戰略中說過,要引入大量全球頂級人才,而姜海榮就是這樣的人才。從他們二人之間的互動來看,并不像是上下級的關系,更像是親密無間的搭檔。
鄧承浩甚至坦承道,深藍的團隊正在學習華為的IPD和IDMS,可是市場不等人,自己慢慢摸索需要幾年的時間,找到捷徑的辦法就是把在華為干這個事的人叫來。剛好姜海榮在華為榮耀的產品實踐,全部都是圍繞IPD是IDMS來進行的。
俗話說的好,獨木不成林。姜海榮的加入,意味著深藍的體系能力和流程能力將會得到一個巨大的飛躍。以技術為筆,以創新為墨,當深藍汽車即將在全球市場書寫新篇章的時候,鄧姜這對組合無疑會讓這支筆變得更有力,繪制的藍圖更加清晰。
09-15
09-09
09-15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