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滿電-新能源汽車>小奕獻身講追尾 女司機也可以很懂行?
2017-03-30 07:00:06加關注
“清明時節雨紛紛”。最近的春雨天氣給很多駕駛者出行帶來了不便,由于天氣導致的車禍也不在少數,使本身就擁堵的交通變得不忍重負。在雨雪天氣中,最容易發生的就是車輛追尾事故,在路面濕滑的情況下,車輛剎車距離會增加,而很多車主則疏忽大意,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在制動過程中導致車輪附著力不足,最后造成追尾事故的發生。本期,筆者就以美女同事小奕為例,給大家講一講車輛發生追尾事故后,責任該如何劃分。
導語“清明時節雨紛紛”。最近的春雨天氣給很多駕駛者出行帶來了不便,由于天氣導致的車禍也不在少數,使本身就擁堵的交通變得不忍重負。在雨雪天氣中,最容易發生的就是車輛追尾事故,在路面濕滑的情況下,車輛剎車距離會增加,而很多車主則疏忽大意,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在制動過程中導致車輪附著力不足,最后造成追尾事故的發生。本期,筆者就以美女同事小奕為例,給大家講一講車輛發生追尾事故后,責任該如何劃分。
顧名思義,追尾是指同車道行駛的車輛在尾隨而行時,后車車頭與前車車尾相撞的事故。與此同時,發生此類事故的駕駛者并非新手占比較大,反而是駕齡在5年左右的“老司機”。
小奕是用車組新來的美女同事,不僅認為自己美若天仙,并且自認為駕駛技術可謂“驚為天人”。在正常駕駛時,小奕慣用左腳踩踏剎車踏板(切記一定要用右腳踩剎車),讓同事們都要尊稱她一聲“老司機”。此次,“老司機”也出了新意外,讓我們一起看看發生了什么意外。
這是一起最簡單的交通事故,小奕作為后車,在行駛中不慎追撞前車,此事故無疑是小奕全責,需要承擔對方修車等全部費用。在城市道路中,此類追尾事故比較常見。在此,筆者呼吁大家,如發生此類責任明確的追尾事故,請快速拍照取證,并自行挪車,避免造成交通擁堵。通過此次“老司機”的追尾事故,小奕痛定思痛,決心在駕車時再也不化妝了。
相信大家都看到過,有些車在晚上不開車燈的行為。由于有些駕駛者的愛車配備了自動頭燈,因此不知道車燈啟閉旋鈕的位置,如果不慎碰到車燈旋鈕,從而關閉了自動頭燈,那可能很久都不會注意到自己的車燈處于未開啟狀態。此外,無論是白天還是光線不好的狀態下,駕駛者都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以免與行人或非機動車發生事故。
車輛在道路上應急停車時,應當按規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且設置反光三角警示標志。若未設置,那么發生追尾事故時,前車為次要責任,后車需承擔主要責任。在設置好三角警示牌之后,如發生追尾事故則后車承擔全部責任。
當車輛在調頭時,若被直行車輛追尾或發生碰撞事故時,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中“轉彎機動車避讓直行車輛先行”的規定,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轉彎讓直行”原則。若轉彎車輛未避讓直行車輛,那么在發生事故時則由調頭車輛承擔事故全責。在行駛過程中,如果前車處于軋線(不論虛線還是實線)或緊急并線狀態,并且與后車發生追尾事故,那么責任需要由前車承擔。
相信大家都見過開斗氣車的駕駛者,在開斗氣車的過程中經常有緊急剎車和緊急并線等故意挑釁的行為。在此過程中,如果后方被挑釁的車輛撞到了前車,則后車駕駛者不需要承擔責任,事故責任由挑釁的前車駕駛者承擔。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發生追尾事故后,后車需要證明前車有開斗氣車的證據(例如視頻等)才可以認定責任,否則交警是不會聽一面之詞的。
在路上發生連環碰撞的情況比普通追尾事故少很多,很多駕駛者也不太清晰責任是如何劃分的。其實說來很簡單,以三車追尾事故為例,如果最前面的一輛車沒有違反交通法規,后車是一輛賠一輛,例如第三輛賠第二輛,第二輛車賠第一輛。也有比較特殊的情況,如果第三輛車是先撞到第二輛車,在作用力之下再一起撞到第一輛車的話,那么第三輛車負全責,要賠前兩輛車。
本篇文章中列舉出了一些常見的追尾事故,而在現實中,交通事故多種多樣,駕駛者的駕駛水平也參差不齊。無論如何,在行駛過程中都應保持警惕,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切忌一心二用。即使發生事故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給用車生活增添諸多麻煩與不便。(圖/文 網通社 唐佳奇)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