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新能源電動車逐漸進入人們日常生活,電動車之間的比賽與較量也在不斷興起。今年我有幸跟隨北汽新能源一起領略了一年一度的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的風采。
導語墊賽結束就要開始正式的評測賽事了,評測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性能評測,評測項目包括靜音、加速、制動、操控、涉水五項,其中操控分為兩項繞樁和麋鹿測試,涉水也有兩個項目 ,分別是20cm的水塘和40cm的水塘。北汽新能源一共派出了4輛戰車它們分別是:EX3 R600、EX5、EU5 R550、EU7。
(北汽新能源EU7還未上市,所以基本信息都沒有透露,新車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
測試要求:在干燥平坦的瀝青路面上進行測試,測試工具為分貝儀。測試期間,空調關閉狀態;一切可能產生警示提示音功能均處于關閉狀態,車輛以 50km/h 速度通過測試路段,記錄車內駕駛員耳旁噪聲。
測試要求:在干燥平坦的瀝青路面上進行測試,縱向坡度不超過 1%,車輛的電量在80%以上。重量方面:車輛整備質量+車手重量,每輛車保持一致,差值以配重彌補,車輛模式一律選擇運動,動能回收開啟,空調關閉。加速測試0-60km/h 和 0-100km/h 加速時間,制動測試60-0km/h 和 100-0km/h 制動距離,測試分為兩回合,兩名車手各駕駛車輛參賽一回合,可以抵消個人駕駛方式等人為因素對成績的影響,最后成績為測試成績的算術平均值。
測試要求:路段選擇與上述評測項目相同,重量要求也是一致的。車輛選擇運動模式,空調關閉,每個項目均測試回合 由不同車手駕駛,以抵消駕駛方式等人為因素對成績的影響。兩項測試均以最快車速通過,成績以算數平均值體現,用時最短的車輛獲勝。其中車輛每觸碰 1 個樁桶罰時 0.5 秒,以此類推。
測試要求:參賽車輛將進行第一輪 20 厘米水池深度評測和第二輪 40 厘米水池深度的涉水極限挑戰。規定時間內完成即挑戰成功。第一輪 20 厘米評測,測試車輛在起點出發時計時開始,行駛至涉水池中間時停車關閉車輛電源,靜置 2 分鐘后重新啟動車輛繼續前行,5 分鐘內車輛完成涉水,即評測通過。第二輪 40 厘米極限挑戰,測試車輛在起點發出時開始計時,3 分鐘內車輛完成涉水,即挑戰成功。
(40厘米涉水評測視頻)
評測要求:賽前參賽車輛均使用交流充電樁慢充至滿電狀態,然后按照各車型出廠要求統一調整輪胎氣壓,各車的車輛質量+車手總重量統一,不足部分由配重完成,空調及娛樂設備均不開啟。所有參賽車輛使用GPS 里程起點,一直跟隨車隊行進,直至無法正常跟隨為止,記錄GPS的總里程,行駛里程最多的車輛勝出。
評獎標準:賽會將參賽車輛按照級別分成了若干組(具體組別和具體車輛并沒有透露),車輛的各項評測成績以積分的形式呈現。采用15名得分法,組內排名以所獲得的積分相加,高者列前;如積分相同,則按該組各單項評測名次第一多者計算(最后的評分表也沒有透露,只宣布了比賽結果)。
總結:通過7天的體驗CEVR為中國最早的電動車賽事,影響力還是很大的,雖然沒有引擎的轟鳴,但是CEVR通過豐富的賽程安排以及不斷創新,擁有了它獨有的樂趣和特點。在賽事中我曾有幸和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賽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 詹曉東先生淺聊了幾句,詹總表示:對于一個從無到有的賽事,CEVR這六年在不斷的成長,我們堅持每年都有創新。所有這些評測體系、規則、表演活動也都是我們團隊一步步摸索出來的,在我們之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也沒有標準和經驗可以遵循,現在我們還處在一個學習摸索的階段,將來我們會堅持創新不斷完善賽事的制度、規則和項目。(圖/文/攝/網通社 王亞捷)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