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滿電-新能源汽車>一錘定音: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引起重視
2022-03-28 09:48:09加關注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新能源汽車生產國,中國不僅傳統汽車產能嚴重過剩,新能源汽車產能也嚴重過剩。
導語汽車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中國也不例外。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新能源汽車生產國,中國不僅傳統汽車產能嚴重過剩,新能源汽車產能也嚴重過剩。
雖然一些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由于產能不足,不能及時交付。但總體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據賽迪研究院相關統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總產能達2669萬輛,而當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僅有136.7萬輛,產能利用率僅為5.1%。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銷量超過350萬輛。盡管如此,產能利用率也只有百分之十幾。如果加上在建的新能源汽車產能,產能利用率更低。
由于門檻較低、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造車沖動,以及社會資本大舉進入,過去幾年,國內冒出幾百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幾乎每個省市都在開工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據媒體報道,許多在建的新能源汽車基地由于資金中斷,成了半拉子工程,造成了嚴重的土地資源和資金的浪費。
針對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國家發改委提出要嚴控產能擴張。
3月26日,在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演講中指出,新能源汽車存在盲目投資、無序發展等問題。新能源汽車要健康發展,必須依托現有生產基地、突出重點布局,不能遍地開花。同時加強新能源汽車違規項目清理整治。
林念修表示,統籌布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將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加強窗口指導,強化統籌謀劃,優化產業布局,落實支持政策,有關地方和行業企業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國家布局要求。
一是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原則,引導產業向發展基礎好、產能利用充分的地區和主體聚集,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區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是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依托現有產能發展新能源汽車,確保項目建設規范有序,整車企業要突出重點布局,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新能源汽車一定不能太分散,鼓勵一個重點企業要在一個地方達到一定規模再建第二個點,并且全國要統籌布局,不能遍地開花。
三是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加強新能源汽車違規項目清理整治,依法依規查處未批先建、批零建整、邊批邊建等違規行為。
四是規范整車企業兼并重組,大力推動落后企業和無效產能退出,構建布局合理、發展有序、運行高效的產業格局。
經過前幾年的大浪淘沙,上百家造車勢力絕大多數已經拍死在沙灘上。但是,仍有一些資金雄厚的跨界企業進入造車行列,并且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造車目標,四處圈地挖人。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有天花板的。有分析認為,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容量每年也就兩千多萬輛,即使一半是新能源汽車,也只有一千萬輛。眼下新能源汽車產能已經嚴重過剩,如果再盲目上馬新的項目,勢必造成更大的浪費。須知,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