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滿電-新能源汽車>專訪賀熙曼:未來是種態度 奧迪與進取同行
在賀熙曼看來,中國消費者心中,奧迪始終是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帶來驚喜的品牌。
導語如果依然沉浸在自我滿足的世界里,豪華汽車品牌將有可能加速失去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在采訪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市場及銷售董事賀熙曼女士時,她所提到的“在中國,為中國”理念貫穿整個訪談。
何為“在中國,為中國”?顯然這不僅是推出滿足中國市場的車型如此簡單,因此對于奧迪來說,在中國車市快速步入電動化時代之際,想要繼續引領深耕了35年的中國市場,奧迪需要改變的遠沒有想象中的簡單。
“我們認為在中國市場,奧迪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大約5年前,我們開始討論汽車市場的電動化轉型,現在,我們已經身處轉型的浪潮之中。正值乘風破浪的關鍵之時,我們看到奧迪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數字令人欣喜。今年1-5月,奧迪在每個大區的銷量均同比正向增長,比如歐洲取得了20.8%的同比增長率,美國則取得了34.7%的同比增長率。同時,今年供應鏈的穩定性提升。所以,我們對奧迪今年的業務發展持積極態度?!辟R熙曼非常看好中國市場,以及奧迪在中國持續發展的潛力,但現實是,緊迫的時間需要奧迪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并拿出快速使用的應對政策。
35年的光榮成績不能代表未來的持續成功
雖然賀熙曼對奧迪倍感信心,但目前奧迪面臨的問題也不得不令其感到緊張,賀熙曼認為:“奧迪在中國開展業務已經有35年之久了,有著非常優勢的領先地位。不過,過去的光榮成績不代表未來的持續成功。現在這個轉型時期,對奧迪來說,絕不是一個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刻,而是必須要充分參與市場的關鍵階段?!?/p>
賀熙曼表示,奧迪在推出第一款電動車時獲得過成功,但并未將這種成功持續下去,這提醒著奧迪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堅定并加速電動化轉型。
面對挑戰,奧迪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來解決目前由新能源轉型所帶來的問題。產品自然是第一大要素,也是企業與用戶連接最緊密的橋梁。面對著市場對電動化時代豪華品牌的重新定義,以及對奧迪這類豪華品牌新能源產品產生的質疑,打消質疑、重塑品牌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產品說話。
2022年,奧迪擴充了在華電動化產品矩陣,奧迪Q4 e-tron、Q5 e-tron以及RS e-tron GT將在2023年迎來完整的銷售年。對于目前這三款新能源產品的表現,奧迪中國市場銷售及營銷執行副總裁曾慧芳女士提到,奧迪今年前五個月的銷量增長能夠跑贏市場平均水平,得益于純電動車型的表現,這也令奧迪感到驚喜。事實上,奧迪前五個月的總銷量在燃油車層面保持了與市場大盤一致的增長速度,但純電動車型實現了近5倍的增長,整體新能源車型前五個月同比增長了288%,這便是對奧迪電動化轉型的階段性肯定。
賀熙曼補充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奧迪將在全球范圍內發起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攻勢。新產品會一款接著一款地投放到市場當中,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對未來也是充滿信心?!?/p>
如果說產品是架起企業與用戶之間了解的橋梁,讓用戶真正敢于走上橋梁,感受品牌魅力,則取決于圍繞著產品有什么樣的品牌體驗和整體服務。
賀熙曼看重上述兩點的原因在于,越來越多的用戶不僅僅只關注產品本身,更看重一個品牌和這個品牌的產品能夠帶給其怎樣獨特的生活態度,這也是奧迪長久以來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現代服務理念中,貼近客戶,與客戶產生有效互動是能夠真正令其感受到品牌魅力的最佳方式。賀熙曼表示:“我們希望與消費者產生更多互動,讓他們可以參與到整個客戶旅程中來。因此,我們也從銷售體驗的維度,不斷拓展線上線下的創新用戶觸點,包括對約100家4S店進行煥新升級、開設126家奧迪都市店、打造全新的奧迪CBD展廳等。此外,奧迪正攜手兩大合作伙伴,通過奧迪社群App建立用戶關懷,拉近用戶距離,展示出體驗汽車即體驗其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理念。”
奧迪中國市場銷售及營銷執行副總裁 曾慧芳女士
對此,曾慧芳補充道:“我們正在中國打造專屬的奧迪生態系統。其中一個關鍵組成就是從去年年底開始興建的奧迪品牌充電站。前五個月,我們加速了奧迪充電站的建設,目前奧迪在25座城市已擁有超過170個充電樁。今年下半年,我們會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將品牌充電網絡擴展到更多城市,從范圍上和數量上實現雙重突破?!?/p>
短期逐利不可取,奧迪的未來是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博士提到:“在達成累計向中國客戶交付汽車超800萬輛的里程碑后,我們將再接再厲,滿足甚至超越用戶對我們的期待。”龐大的用戶體系是奧迪能夠持續在華發展的源動力,也為奧迪此后在華的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奧迪中國總裁 溫澤岳博士
面對著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奧迪是否還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領軍者,不禁令人感到疑惑。在賀熙曼看來,中國消費者心中,奧迪始終是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帶來驚喜的品牌。
賀熙曼表示:“在浩蕩的電動化轉型浪潮中,每個公司都難免遇到起伏?!碑斒袌鐾蝗怀霈F一群龐大的新群體,市場的波動便會隨之擴大。目前中國市場已存在超過100個新能源汽車品牌,這意味著新能源市場將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急速擴張。換言之,面對著市場大量新產品的推出,以及新能源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即便如奧迪這樣新能源布局多時的傳統車企,也很難在短期內就達到比肩其燃油車時代的成就。
“唯快不破”似乎成了新能源時代品牌是否能夠突圍的關鍵,產品急速擴張、價格風云突變,這些預示著“快”的市場現狀真的是新能源時代下的正解嗎?在賀熙曼看來,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打造更好的產品才是新能源時代下的正解。
賀熙曼表示:“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購買一輛汽車和購買一塊巧克力截然不同,它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因此,我們需要非常認真地去打磨產品。雖然現在許多造車新勢力入局,但是消費者在購買汽車產品的時候,依舊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價值。比如我去買東西,我會期待這個產品在購買2-3年之后依然保持較高的價值,而不是剛剛交易完成后產品就快速地貶值。現在市場上激烈進行的“價格戰”實際上是一種短期逐利的表現?!?/p>
產品可靠性中有這樣一條規律,在未經全面的科學驗證,或未經過長時間市場驗證的產品,其是否能保證可靠性,有待商榷。換言之,產品的急速擴張意味著犧牲品質、犧牲可靠性,而汽車之于人類,不僅需要滿足交通功能,更重要的是,在能夠將人送到目的地的同時,首要確保安全使用。不難理解,奧迪選擇精細打磨產品的原因,而非急速擴張。我們可以相信,一個經歷了百年歷史的,深耕中國市場35年的頂尖豪華品牌,有能力在短期內推出大量可以參與市場競爭的產品,但那違背了品牌初衷,也違背了豪華理念,豪華品牌就是要將精益求精的產品帶給用戶,而不是單純的賺一筆快錢,走一步看一步。
結語:
溫澤岳博士在最后的總結中提到:“在過去的35年里,奧迪憑借優異的產品讓高端汽車品牌形象扎根中國市場。即使在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我們堅定踐行在華承諾,也正是如此,奧迪贏得了合作伙伴和廣大消費者的信任。現在,我們將攜手兩大合作伙伴,共譜全新篇章。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以及智慧交通等領域加速變革,奧迪將在中國的創新沃土中加強自身技術優勢,持續不斷地給廣大消費者帶來激動人心的產品?!?/p>
雖然到目前為止奧迪仍在新能源發展層面飽受質疑,但奧迪永遠都是中國車市中最不可小覷的品牌之一?!霸谥袊瑸橹袊边@個讓無論是賀熙曼還是溫澤岳博士都提到過無數次的發展戰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助力奧迪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市中有所作為。
07-07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