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滿電-新能源汽車>能解決消費者痛點的 才是正經的新能源車
無論從消費者的日常使用角度去看,還是從現有新能源車市的發展現狀來說,選擇一款全面覆蓋用戶使用場景,并將使用成本降到最低的車,何嘗不是一個最符合消費所需的選項。
導語在汽車行業智能化、電動化的浪潮當中,涌現出一款又一款的純電車型。可自從電動化不斷深入發展而出現諸多發展弊病后,圍繞“電動車VS混動車,誰才是新能源主流”的討論也變得愈演愈烈。但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一臺既經濟,使用起來又放心、省心的智能電動化產品無疑是當下老百姓的購車優選。
真正解決消費者痛點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為了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也為了中國汽車產業能實現彎道超車的愿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確是行業轉型的必經之路。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很清楚地認識到,新能源車并不等于純電動車。
根據乘聯會批售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混動車型銷量達到178萬輛,同比增長84%,增幅遠高于純電動車型的22%,在新能源市場的占比也從過去的百分之十幾上升到了30%。也就是說,在當前這個市場未完成徹底切換的階段,要想借純電動車達到銷量基盤的絕對覆蓋,并不現實。尤其是面對去年川渝地區出現大范圍限電、十一期間高速公路服務器排隊充電、寒冷地區純電續航里程大幅縮減等問題下,當下的消費者究竟是不是以電動化為唯一解決方案,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為新能源化最終的目標是在降低消費者的出行成本、減輕負擔以及提高便利性,讓通勤變得更高效??稍谙锍探箲]、把握電池安全、構建補能體系等幾個關鍵環節上,真的很難說,有一個品牌能將“普及純電動車”做到一個人人滿意的狀態。
在政策方面,隨著工信部等七部委在9月印發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發布,混合動力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方案中指出“鼓勵企業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積極探索混合動力、低碳燃料等技術路線,促進燃油汽車市場平穩發展?!边@不僅為汽車市場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廣大的老百姓在購車時提供了指導,混合動力車型更加符合大多數中國用戶使用。
混合動力之所以備受重視,源于混合動力更符合我國多樣化的地理特征、豐富的使用場景,以及混合動力所帶來的經濟、省心、放心等各大優勢,真正能解決消費剛需,省心又省錢的HEV混動車型,既不用充電,同時又能做到超低油耗,完美解決里程焦慮。
作為國內汽車市場混合動力的先行者和領先者,廣汽豐田早在2010年就率先在中高級車市場導入混動車型。2023年,在入門級市場率先導入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車型,持續混合動力在市場上的普及。
“智能電混雙擎”是廣汽豐田給出的答案
“拋開所有華而不實的噱頭,將心思全用在解決消費痛點上?!笔菑V汽豐田以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為技術革新,真正讓中國消費者感受到技術平權的載體。盡管它沒有純電動那些足夠引人眼球的800V技術、沒有CTC噱頭,但卻把握住了市場發展的方向,抓住了用戶心理需求。
因為“智能電混雙擎”相比純電動車,沒有大電池的束縛,卻憑借創新的PSD行星齒輪結構激發發動機和電動機的潛能,實現動力與高效的完美均衡。
以搭載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系統的鋒蘭達為例,官方WLTC綜合油耗僅為4.58L/100km,輕松實現破千公里的續航里程。而對比同級別的SUV,若按年平均行駛1萬公里計算,所節省的油費就有5000元之多。
如果相比插電式混動車型,憑借“智能電混雙擎”三電系統的減輕(1.8L三電系統減輕13.3kg,2.0L三電系統輕量化超21kg)、能量損耗的降低和電流輸出的提升,會帶來媲美電動車的加速直接感和全速域強勁、線性、持久的電驅加速感受,而這些都是插電式混動車型可望而不可即的。
最后,在關乎消費者安全方面,“智能電混雙擎”全新開發的鋰電池雖然體積縮小34%、重量降低44%,但電能輸出卻提升了8%,無疑相比不斷為了續航里程而增加電池組數量的其他車企要更為可靠,再加上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已經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實現了行駛驗證,豐田混動用戶規模已經超過了2300萬,依舊保持了電池“0爆燃、0事故、0漏電”紀錄。畢竟消費者買車、用車,圖的不就是安全嗎。
不同于其他汽車品牌在混動車型的單一產品投放,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在車型的選擇上也有著更多、更廣的范圍。上至賽那、漢蘭達,下至雷凌、C-HR,智能電混雙擎已經實現了包括轎車、SUV、MPV在內的三大主流品類共9款車型的全面覆蓋,充分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寫在最后:無論從消費者的日常使用角度去看,還是從現有新能源車市的發展現狀來說,選擇一款全面覆蓋用戶使用場景,并將使用成本降到最低的車,何嘗不是一個最符合消費所需的選項。而在當浪潮褪去之后,廣汽豐田的“智能電混雙擎”勢必會構建起全面的領先優勢。
11-30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