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山·智能汽車科技大會(2024)在武漢成功舉辦,來自汽車、交通、通信、投融資等領域的專家,分享了對智能化賦能汽車產業的實踐、發展思考的最新成果。
導語網通社快訊 12月20日,由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聯合主辦的大軍山·智能汽車科技大會(2024)在武漢成功舉辦。
本屆會議以“迎接汽車全面智能化時代”為主題,包括東風、中國信科、長安、理想、吉利、嵐圖、智己、法雷奧、東軟等來自汽車、交通、通信、投融資等領域的企業代表,分享了各自領域對智能化賦能汽車產業的精彩實踐、發展思考與最新成果。
汽車行業迎接全面智能化時代
12月20日開幕大會上半場,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在發言中表示,“電動化”競爭上半場,我國已經構筑了領先全球的優勢,正加快駛向智能化競爭“下半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L2級及以上新車滲透率達到 55.7%,預計全年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將超過1700萬,滲透率超過60%,各家車企在智能化技術上加大投入,加快推動高階智駕和大模型技術普及應用,L3自動駕駛加速“上路”“車路云”協同發展成趨勢。預計到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為2.58萬億,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新增產值2.03萬億。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認為,汽車智能化在短短兩到三年內迅速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比較理性的階段,關注好用又好玩。智能駕駛功能的普及率顯著提升,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中已超過50%,且電動車在高階智能駕駛技術上展現出明顯優勢。消費者對智能化的需求已成為第二大考慮因素,不再僅關注功能的存在,而是更看重其實用性和趣味性,這標志著市場已步入通過核心競爭力取勝的新階段,預示著未來汽車行業需依賴產品力和服務質量來滿足消費者的高標準需求,而不再是早期的概念炒作或噱頭。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
他表示,隨著汽車走向智能化,行業正逐漸展現出更多的半導體屬性,芯片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甚至可能取代電池成為汽車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他建議要以開放、合作、專注的思路走好智能化發展之路,封閉走不好智能化,開放可以實現“1+1”大于2的聚合效應。
打造智能汽車差異化競爭力的關鍵路徑
開幕大會下半場上,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院長楊彥鼎表示,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載體,正在向“新汽車”演進,在這個過程中其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三方面:汽車產品的定義能力、應用軟件開發能力、生態資源的整合能力。未來單打獨斗不可能取得成功,必須是自主自研加上生態合作的深度綁定,才能夠很好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他建議,在智能網聯、人工智能發展前期階段,要用更加開源的技術生態,并加強數據的利用、數據的治理,重視人工智能存在的工程倫理方面的問題。
長安汽車首席智能駕駛技術官陶吉表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雙重驅動下,汽車正經歷從傳統交通工具到“出行產品+出行服務+生態服務”的轉變。過去軟件定義汽車、汽車數字化正逐漸變成由AI定義汽車,在這樣的趨勢下很多新技術的范式會發生變化,比如一級架構,要接入各種跨域的不同模態信號,需要非常棒的低延遲架構支撐,同時芯片從過去的智駕芯片、座艙芯片的分離,到將來對大模型、端到端、Agent可擴展,特別是同時跑多個大模型帶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己汽車L4自動駕駛項目總工程師于乾坤指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實現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訓練場主要依托三個方向:一是構建世界模型,為訓練自動駕駛的一段式模型提供基礎的工具;二是結合語料的特殊場景信息,進一步整合VLM的慢系統模型以及端到端模型,為乘客提供更優質的智駕體驗;三是將車端模型結合車端數據,深化端到端模型的訓練,提升最終的產品體驗。
理想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郎咸朋認為,在AI時代,產品是從功能到能力的演進,之前大家拼的是功能,這些功能的差別會越來越小,或者說大家其實都有。要實現AI產品的技術研發和創新,算力和數據很關鍵,以理想汽車的AES自動停止轉向功能為例,這一功能的實現依賴于強大的數據和算力支持。
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首席科學家、醇氫生態公司總經理劉漢如表示,遠程的智駕體系涉及到星、云、車、人等多個板塊,云端的高階算力,車端感知系統和執行模塊,人機互聯,以及星端的無時延數據傳輸處理和高精定位,讓遠程智駕具備了全時全域覆蓋能力,永不掉線。通過多端的互聯,打通人、車、貨、能等各域壁壘,形成天地一體化的信息互通整體,讓智能駕駛真正賦能到交通運輸領域,為用戶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智能網聯汽車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12月20日下午的主題會議,圍繞“構建智能汽車創新生態”主題展開。
會上,星紀魅族集團副總裁彭翻表示,全球汽車產業正從機械化、電動化進入以智能化、生態化為核心的3.0時代。汽車 3.0 時代,以智能化為核心的“下半場”正在向縱深發展,典型特征是以“手車互聯”為基礎的生態模式,操作系統和軟件生態成為車企構建差異化優勢的關鍵。消費者對智能連接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長,購車時對智能化的關注度增速高達197%。
沃飛長空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肖前志提出,由于蘊含巨大發展戰略價值,低空經濟/eVTOL的發展已經成為中美競相爭奪的下一個技術與產業發展制高點。eVTOL產業之所以在中國快速發展,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積累,eVTOL可以與傳統新能源汽車共用80%的供應鏈體系,這使得中國在供應鏈方面具備顯著優勢。盡管一些國外廠家可能早于國內半年起步,但憑借供應鏈和技術優勢,中國的eVTOL產業有望實現更快的發展和更低的成本。
博泰車聯網云端研發中心總經理熊正橋表示,隨著AIGC(生成式AI)和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移動互聯網特別是手機大模型的應用已經顛覆了傳統形態。汽車作為理想的載體,可以將人工智能資產化并變成消費品,重新定義智能座艙的形態。
12月20日下午同期舉辦的汽車產業供應鏈閉門研討會同樣精彩紛呈。圍繞“加速構建安全韌性的全球汽車供應鏈體系”,參會者們針對當前形勢下的挑戰與機遇進行了深度交流。會上提出的關于推進全球化布局、加快傳統零部件轉型等方面的觀點得到了廣泛認可,為后續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