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式”競爭猶如一顆毒瘤,嚴重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導語網通社資訊 6月1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針對國內汽車市場的現狀,發文表示應維護產業鏈整體利益,共同抵制“內卷式”競爭。
中鋼協指出,汽車行業是鋼鐵行業的主要用鋼行業,也是重要的高端鋼材消費行業,像汽車板、硅鋼等品種在汽車行業大量應用。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大大拉動了汽車用鋼需求,同時深刻改變了汽車板品種、結構、檔次。
數據顯示,2024年重點企業汽車板產量達到約4000萬噸,其中冷系汽車板(含冷軋和鍍鋅)產量約為2900萬噸。然而,由于汽車企業“卷”價格,導致上游原料供應商倍感壓力,鋼鐵企業對此深有同感,嚴重沖擊了企業的穩健經營。
據鋼廠反映,近年來汽車企業開展極致降本,不斷要求鋼廠降低汽車板價格。去年以來,部分主機廠要求鋼廠汽車板供貨降價要求超過10%,遠遠超出鋼廠可接受的能力。在當前的鋼鐵市場環境下,汽車板作為鋼鐵行業頭部企業的拳頭產品,目前已基本沒有毛利,而汽車企業還在要求鋼廠降價。
甚至有部分汽車企業依托自身供應鏈金融平臺,在鋼鐵等上游企業供貨后,遲遲不給貨款,延遲幾個月才通過企業匯票支付,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融資壓力和融資成本,通過這種合同“賬期”的方式轉嫁給上游供應商,并不斷拉長供應商賬期,導致鋼廠資金壓力倍增。
此外,由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廠的快速崛起,對傳統的汽車板供需格局和供應鏈模式沖擊較大。
以往,鋼廠通過先期介入(EVI)、加工配送等模式,與汽車廠深度合作,更加突出產品質量、供貨及時、售后服務等,形成了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供應鏈模式。但近期部分自主品牌汽車廠通過招標采購汽車板,按照一般的鋼鐵產品給汽車板定價,引發了鋼廠之間的“內卷”,并且基本是“最低價中標”。
鋼廠對此反響極大,認為汽車板屬于“高技術、高難度、高投入”的高附加值鋼鐵產品,招標模式按照一般的鋼鐵產品進行采購,全面否定了前期的研發投入和服務體系,嚴重打擊了鋼廠供貨積極性,不利于汽車板產品的持續創新,也不利于結成長期穩定的供貨模式。
個別企業這種壓價的效果,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采用,其對質量和研發投入的不利影響馬上就將體現在用戶身上。
反觀以日系車企為代表的全球車企與供應商建立起長期緊密和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穩定供應,在盡量控制成本的同時,也給供應商留出一定的利潤空間,確保汽車質量的長期穩定和新材料研發的持續迭代升級。
中鋼協認為,“內卷式”競爭猶如一顆毒瘤,嚴重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扭曲了資源配置與價格信號,已成為產業鏈企業創新發展、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的阻礙。
近兩年,國家有關部委紛紛密集表態,強調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相關產業積極響應號召。鋼鐵企業堅決貫徹 “以銷定產,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產生經營性失血;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的“三定三不要”經營原則,“自律控產穩價格”共識加速凝聚。
中鋼協強調,作為國家重要基礎原材料工業,鋼鐵行業的穩健運行與產業鏈上下游息息相關。因此,加強產業鏈自律,形成上下游穩健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迫在眉睫。鋼鐵、汽車產業亟待凝聚共識,攜手破除“內卷”,共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健康發展。
對于鋼鐵行業而言,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保供工作,加強汽車板市場自律,推動供需動態平衡,為下游產業發展和競爭力提升提供關鍵支撐;另一方面,要守護高端汽車板產品,依托稀缺性打造合理的附加值。
針對個別汽車企業拖欠貨款的賬期模式,堅持行業提出的“不給錢不發貨”的原則,堅決抵制拖延貨款的不良行為。此外,要加強與汽車等下游行業的溝通交流,加強供需對接,積極探索有利于產業鏈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供應鏈模式。
對于汽車行業而言,要嚴格遵從公平競爭原則,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把技術進步作為培育競爭優勢的核心動力;徹底杜絕靠占用上游資金維持發展的行為。全面深化企業間交流合作,構建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產業鏈企業要樹立大局意識,尤其是頭部企業要發揮榜樣作用,帶頭反“內卷”,防止不正當競爭,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價格戰”沒有贏家,更沒有未來。
中鋼協倡議:鋼鐵、汽車產業應凝聚共識、苦練內功、加強自律、共破“內卷”,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鏈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實際行動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唯有如此,汽車、鋼鐵產業鏈才能實現“有質量的保供、有效益的共贏”,從而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