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規則多么離奇荒謬不合邏輯,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遵守。
導語——車市熱點問答(第271期)
網通社汽車研究院院長 何侖
價格戰成了2024重慶汽車論壇上各大車企老總爭議的主題,引發了業界的強烈關注。
問:在論壇上,車企老總們在價格戰問題爭得不可開交,對價格戰贊成的、反對的都有,有的講話中還略帶火藥味。您怎么看?
答:我覺得他們爭論的重點不是要不要打價格戰,而是打什么樣的價格戰。我沒有聽說過哪位車企老總籠統地反對一切形式的價格戰,他們只是反對那種壞的、惡性的價格戰,而不反對好的、良性的價格戰。
(2024年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表示“關于價格調整要量力而為”)
問:怎樣區分價格戰的好壞呢?
答:先說好的價格戰。比亞迪的李云飛說的沒錯,由于每家企業的規模不同,自身情況不一樣,因此要量力而為。有人把牌打出來了,你能跟就跟,跟不了就過,不要置氣,也不要翻桌子,因為還有下一局……這一把他贏了,推倒再重啟一局,這是良性健康的競爭,是長期主義,是對消費者、對行業健康發展有好處。
價格戰如果按照這種基于市場競爭規則的邏輯演繹,當然最好,也絕不會有人反對。
問題是不少企業雖然自身嚴重缺乏做汽車必須的各種積累和實力,也敢坐在桌上和對手們打牌,因為其身后有地方當局和來自資本市場的金主,他們不是來這里打橋牌的,而是來賭博的,賭在電車的風口上能像豬一樣飛起來。如果他們真能“量力而為……跟不了就過”,意味著時機錯過了,會徹底出局,終極接盤俠還沒出現呢,所以,只要還有賭注,死活也要跟,這是賭徒的邏輯。
還有一些企業自己很有錢,甭管是自有資金還是股市上忽悠來的,也要借電車風口賭一把大的,制造一個更魔幻的資本故事,這故事還沒圓呢,你要他們“量力而為……跟不了就過”,高掛免戰牌,導致銷量下滑,故事流產,那是不可能的,必須跟。
你看恒大汽車,車沒賣出去幾輛,市值就忽悠到了7000億,后來灰飛煙滅,主要是因為母公司不行了,那些已經套現離場的資本自然是偷著樂。而現在一些同類的母公司正杠杠的,勁頭十足,但接盤俠還沒看見呢,豈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6月11日夜間,恒大汽車發布公告稱,被主管部門責令停產停售,且需15日內退回19億元獎勵補貼)
這兩類車企被卷進價格戰,就改變了游戲規則。因為這類車企自身的技術、管理、人才等各種資源的積累儲備嚴重不足,又不具備必要的規模經濟,只能依賴地方當局和資本輸血,靠幾項沒經過市場檢驗的“新”技術,根本無法提高產品的可持續競爭力,而地方和資本的輸血能力是有限的、不可持續的,于是,要在價格戰中保持市場份額,只剩兩招:一是不擇手段地降成本,無底線地粗制濫造,濫用不靠譜的“新”技術,讓消費者做倒貼的小白鼠(參見《“高階智駕”,車主成倒貼的小白鼠?》);二是在嘴炮上下足功夫,把各種的“遙遙領先”進行到底,忽悠消費者買不靠譜的牛車,堅定資本市場對牛車脆弱的信心,卻把車圈搞得烏煙瘴氣,消費者方寸大亂(參見《車圈里的嘴炮與唱衰》)。
這就是最壞的價格戰,損害消費者利益不說,還會搞砸電車口碑,把那些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做電車的企業也拉下水,壞了中國新能源汽車事業一鍋湯《北京車展,“挺絕望的”盛宴?》。
(2023年7月,16家車企聯合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書》)
問:其實很多人早就意識到了這種瘋狂內卷和價格戰的嚴重性。去年7月中汽協攜16家主流車企聯合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就是在試圖控制價格戰,但因涉嫌違背《反壟斷法》,其中有關價格的部分被刪除。后來的價格戰基本上處于自由落體狀態。廣汽董事長曾慶洪在論壇上說:“廣汽現在也裁員了不少,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難道真沒辦法嗎?
答:辦法當然有,但肯定不是價格聯盟的承諾,那不僅違法,也非常愚蠢,因為根本就不可操作。我注意到,很多人也在呼吁車企不要搞這種瘋狂的內卷和價格戰,要自律。但這不是呼吁能解決的問題。
我認為,要解決問題,必須首先找到問題的根源。
為什么車企之間要狂卷、狂打價格戰?因為電車行業人滿為患、擠爆了,阿貓阿狗的啥都有,不發生惡性混戰、相互踩踏,那才叫怪呢。
為什么會人滿為患?因為電車是風口行業,據說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更不用說人了,所以很多人要賭一把。
電車為什么會成為風口?因為要彎道超車,后來說是換道超車,有關部門為參賽者提供了大量補貼和各種優惠,吹起了一場強風參見(《安全和質量,刺破電車泡沫的關鍵一針?》)。
到此,問題的根源找到了。解決辦法也就有了:你把風力減小,直到風停了,那些擠在風口上的人就會掂量掂量,自己還能不能像豬一樣飛起來,或者會不會在借風飛行的途中掉下來摔死,除非……
(2024年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呼吁:當新能源汽車純電占比超過50%之后,政府部門應該研究并推動“油電同權”政策)
問:這樣看,曾慶洪主張“油電同權”其實就是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答:沒錯。要換道超車,給電車吃偏飯,理所當然。但吃偏飯的時間太長了,飯給多了,電車體重增長過快,去年都快1000萬輛了,合適的衣服、鞋子、廁所、垃圾桶、休息站、醫院等后勤還沒準備好、配好,跑步的規矩還沒立好,跑起來已經是一晃三搖了,今年又有可能超過汽車總量的50%,你還給它吃偏飯,繼續勒緊油車的褲腰帶,非要讓電車長成巨嬰不成?
所以我說過,“油電同權”今年年初就該逐步推行了。原因很簡單:去年,汽車已經超越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第一支柱,占GDP的10%。然而,這其中30%的電車是靠補貼和各種優惠過日子,這已經很可怕了。如果像有關部門預計那樣,2035年電車滲透率超50%的目標或提前十年實現,各種補貼優惠還沒取消,那就近乎荒誕了。試想,靠著各種補貼和優惠,電車產業膨脹到如此大的規模,如果沒了補貼和優惠支撐,會不會留下一地雞毛(《智庫說 | 何侖+鐘師:面對內卷,車企底氣各不相同》)?油車本來還能盈利,為電車輸血,要是反過來被電車狂卷到虧損,難道要如此龐大的汽車產業全部依靠國家補貼?
我再次想起了卡夫卡的名言:無論規則多么離奇荒謬不合邏輯,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遵守。因為遵守它,事后才會付出代價;不遵守它,立刻就會付出代價??傊缤矶紩冻龃鷥r。
不同的是,事后付出的代價會更大!有關部門可以選擇的是,現在改變規則,立即付出較大代價;不改變規則,將來付出特大代價!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汽車以舊換新的補貼中,新能源乘用車有10000元補貼,對燃油車補貼7000元,有那么一點“油電同權”的意思了。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