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展現其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領域的布局、實踐成果與長遠規劃。
導語網通社快訊 3月26日,比亞迪正式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這份報告全方位地展現了其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領域的布局、實踐成果與長遠規劃。在全球可持續發展呼聲漸高的當下,比亞迪的這份報告無疑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一份極具價值的樣本。
比亞迪深知ESG對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2024年,其將ESG提升到集團戰略的高度,開展系列推進舉措,董事會層面成立戰略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從頂層設計為ESG工作提供指引;任命副總裁趙儉平擔任首席可持續發展官(CSO),專人專項負責;更將ESG績效納入執行董事及高管薪酬考核,占比達到10%,讓ESG理念真正融入企業運營的核心環節,彰顯出公司推進ESG工作的堅定決心。
技術創新一直是比亞迪發展的底色。三十年來,比亞迪憑借自身技術實力,在新能源汽車、儲能和光伏領域披荊斬棘,推動行業綠色轉型。
2024年,比亞迪創新性提出“DREAMS”可持續發展理念,涵蓋綠色低碳、創新變革、平等機會、協同合作、誠信守正和價值共享六大維度,為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也為行業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
在綠色低碳方面,比亞迪設定了極具挑戰性的目標,計劃到2030年,全集團自身運營碳排放強度降低50%,并承諾在2045年達成全價值鏈碳中和。
2024年,比亞迪存量新能源汽車純電里程累計突破1500億公里,這一數字相當于植樹5.04億棵,為地球增添一片“綠色森林”。
同年,其新增節能改造項目超410個,累計實現的節能效益等同于減少2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還投入約14.1億元用于三廢處置,確保污染物排放全部達標,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承諾。
除了環境責任,比亞迪在社會責任履行上也成績斐然。2024年,比亞迪國內納稅總額高達510億元,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比亞迪向上游供應商付款的平均周期為127天,優于國內主流上市車企,穩定產業鏈生態。
不僅如此,比亞迪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年初啟動30億教育慈善基金,重點支持高校獎學金設立和新能源車技術科普,助力培養行業人才,提升公眾對新能源技術的認知。
在就業方面,截至2024年末,員工總數達到968,872人,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同時比亞迪非常注重員工發展,強化人才留存,內部培養技能人才5.78萬名,實施員工0元持股計劃,金額超18億,覆蓋近12000人,收獲“亞洲最佳雇主獎”“最愛人才雇主”等多項榮譽。
技術創新是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2024年,比亞迪在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研發金額達54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6.97%,研發人員規模擴充至12.2萬名。全球累計申請專利59,691件,授權專利35,837件。
這一年,比亞迪推出第五代DM和易三方等領先技術,進一步鞏固其在新能源行業的領先地位,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潮流。
展望未來,比亞迪將繼續深化技術創新,推動全產業鏈協同降碳,持續加大社會公益投入,不斷優化公司治理體系,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深度融合。比亞迪也呼吁社會各界攜手共進,為地球降溫1°C,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征程中貢獻“比亞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