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目前暫處頭部的新勢力,還是曾居頭部、現已被趕超的新勢力,都遠沒到能松口氣的時候。
導語網通社觀察 7月國內乘用車上險量數據出爐后,2025年下半場的大幕正式拉開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主角依舊聚焦在新勢力車企上。
從新車上險量數據看,國內主流新勢力品牌7月單月及1-7月累計上險量情況顯示,其下半年市場格局大概率將進一步重塑。
單看7月上險量數據,主流新勢力車企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態勢。一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品牌出現不同程度同比下滑,而另一些持續創新突破自我的品牌,則出現同比大幅上漲。
如此,似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意。
AITO、特斯拉、理想、埃安、極氪都曾經是月上險量靠前的品牌,特別是AITO、特斯拉、理想,一直是其他品牌長期對標、追趕的對象,而7月他們的上險量均出現了同比下滑。
其中,理想旗下“增程三劍客”自上市以來,持續助力理想的月上險量上揚,但其護城河淺、易被其他品牌效仿的問題也逐漸暴露,疊加第二款純電車i8再次遭遇上市傳播黑天鵝事件,以及車主形象輿情不斷發酵,多因素之下,理想7月上險量同比出現近40%的大幅下滑。
同比下滑次之的埃安,曾經依靠網約車走量持續處于新勢力頭部,然而隨著各地不斷出現網約車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以及2025年上半年其產品推新速度較慢,導致其已脫離新勢力頭部位置,7月上險量更是出現同比下滑23.1%的尷尬局面。
曾經新能源市場的絕對標桿特斯拉,在7月出現了超12%的跌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大量新勢力品牌和傳統車企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快速推新的同時,在技術、設計、價格等方面不斷發力;另一方面,特斯拉自身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慢,無法給予用戶新的產品亮點。
再看上險量大幅上漲的品牌,全新車型鈦3發布后,方程豹的上險量持續快速增長,至7月,其銷量已經撐起方程豹的半壁江山。同時,由于去年同期上險量基數較小,致使其7月1.3萬輛的上險量雖然在絕對數字上并不算高,但卻同比暴增845.9%??梢哉f,目前的方程豹,勢頭已得到全面扭轉。
小鵬汽車7月上險量又一次站穩3萬輛大關,同比增幅達到240.4%,去年小鵬MONA M03和小鵬P7+的前后上市,使小鵬汽車的整體銷量快速突破瓶頸。同時,自去年開始全面擁抱AI,使小鵬汽車完全夯實了AI智能汽車的屬性,用戶認可度不斷攀升。近期,隨著新一代小鵬P7即將上市,小鵬汽車關注仍在持續升溫。
小米YU7上市后,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完全沒影響其亮眼的上險量數據,SU7和YU7的“雙劍合璧”,使其上險量同比增幅達到130%。從首款車型發布至今,僅16個月,小米汽車旗下已經有兩款產品,且皆為爆款,而此強勢,依然在延續。
零跑汽車可謂是新勢力中最低調的一個,年初其上險量還徘徊在2萬輛上下,到7月已經來到了4萬輛附近,同比增長91.4%。對于同樣堅持技術降本的零跑來說,能取得此成績并不令人意外,畢竟從品牌成立前就開始先鉆研新能源汽車技術,到如今,已有小“比亞迪”的稱號,其上險量的穩步攀升,合情合理且并未止步。
以上各品牌分化的態勢,放大到1-7月累計上險量,態勢依然類似。
由此看出,新能源能源時代,新勢力品牌的競爭格局復雜且動態變化,部分曾占據優勢的品牌因產品迭代緩慢、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由盛轉衰;而一些品牌憑借精準的市場定位、持續的技術創新以及有效的營銷策略,實現了快速逆襲,這個過程,或許只需要一兩款車的成功,就可以扭轉乾坤。
新能源時代,身為新勢力品牌,需要在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同時,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價值和用戶認可度。
無論是目前暫處頭部的新勢力,還是曾居頭部、現已被趕超的新勢力,都遠沒到能松口氣的時候。
06-18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