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滿電-新能源汽車>小米SU7,光速回應發改委
一輛小米SU7日前在高速公路上闖下大禍,3名乘員被活活燒死;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表態,這兩件事有何聯系?
導語——車市熱點問答(第285期)
網通社汽車研究院院長 何侖
一輛小米SU7日前在高速公路上闖下大禍,3名乘員被活活燒死,震驚全國。
在此之前,車圈最大的熱點莫過于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的表態:當前我國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和惡意抹黑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下去,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的質量安全,削弱產業的競爭力。我們將與有關部門一道系統施策、標本皆治。
這兩件大事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問:在電車遙遙領先,車市一派繁榮的背景下,發改委卻大談汽車行業的無序競爭及危害,并要進行整頓,這該怎么理解?
答:有些話要細品,說無序競爭“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下去,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的質量安全,削弱產業的競爭力?!币馑际抢麧櫹陆狄呀浭乾F實問題,但影響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安全,是長期下去,才將會出現的問題。
話音剛落,小米SU7就出大事了,像是對“長期下去”的光速回應。
其實,所有這些問題都已經火燒眉毛了,凝結成一個“卷”字,業界人士大都忍無可忍了,已經嗷嗷叫了一年多了,但有關部門還是遵循傳統做法——只有“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才會認真解決。
小米SU7的慘禍告訴人們,“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已經刻不容緩了,絕不能等到“長期下去”之后。
問:有專家說,這起事故把近幾年創新技術的安全隱患來了個大集中:智駕技術,動力電池技術,自動落鎖后發生事故后自動解鎖技術,隱形門把手設計等等,基本都包括在里面了。您怎么看?
答:沒錯。問題不止是這些技術的安全隱患問題,還有不擇手段降成本造成的電車質量嚴重下降問題,還有一個導致這場車禍的直接原因——用戶聽信了遙遙領先的高階智駕、無圖智駕虛假宣傳,把L2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當成了實打實的自動駕駛,這些問題已經爭議了很長時間,我自己也多次發表過相關評論(參見《安全和質量,刺破電車泡沫的關鍵一針?》、《車圈第二大歪風邪氣:要顏值,不要底褲》、《電車的自燃與自殘》、《“高階智駕”,車主成倒貼的小白鼠?》),但質疑的聲音明顯被壓抑、被消聲、被銷號、被起訴、被遮蔽,遙遙領先的呼聲壓倒一切,消費者被重度洗腦,不知深淺、不明就里地買車、開車,被坑、被宰、被愚弄、被事故、被死亡等等,也就隨之而來了(參見、《中國汽車進入“某”時代?》)。
問:在營銷上已經是劣幣驅逐良幣了,在消費市場上也就必然是劣幣驅逐良幣。所以,發改委這次刻意點出“虛假宣傳和惡意抹黑等現象”,顯然是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對行業、市場和消費者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不得不說了。
答:你說到營銷,問題是,還有營銷嗎?我看沒有了,因為不需要了,沒用了,只有嘴炮競賽,吹自己、轟對手,毫無底線,沒有規則,視廣告法于無物,把消費者當成洗腦對象,當成倒貼的小白鼠,當成韭菜。對這類問題,我寫過多篇文章,也沒啥用,市場的氛圍已經被徹底毒化了,還營銷呢(參見《車圈里的嘴炮與唱衰》、《車圈第三大歪風邪氣:遙遙領先,主要靠蒙》、《惡性價格戰根子在比亞迪?》)。
問:是的,傳統車企業當年那些營銷高手已經全軍覆沒了。比如,曾經叱詫風云的付強、李宏鵬、辛宇、蘇偉銘、戴雷、林杰、柳燕、朱江等等,還有段建軍、毛京波這種您所說的“常勝將軍”,其中有些人還去了新勢力車企,基本上沒什么聲音了。在市場營銷上呼風喚雨、大呼小叫、拋頭露面的大都是大老板本人,專業營銷主管大都隱身了,頂多是硬著頭皮出來給大老板擦屁股。
有一個例外,就是一些新勢力品牌在吹牛時動輒把奔馳按在地上摩擦,段建軍日前對此做出公開回應,克制而又不失大品牌的風度,但明顯是迫不得已,顯得很被動。除此之外,也只有網紅俞經民(胖頭魚)比較活躍,但他是個另類。
總之,這些昔日的營銷高手面對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都無能為力嗎?還是他們的老一套營銷理念、策略、手段在數字化和自媒體時代,已經徹底失靈了?
答:這是個復雜的大問題,但以我在車圈里混了近30年的經驗,也可以簡化一下,看看這些曾經的營銷高手在現階段能不能滿足、部分滿足、一定程度地滿足下面幾個條件:
一是你像馬斯克那樣是一個在企業里說話算數的大老板,可以負全責,承當相應風險;
二是你掌管著一個民企,或者是實際上很像民企的國企,沒有正牌國企和跨國車企那么多約束,在購買主流媒體、自媒體和政治正確等方面,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你的聲量,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三是你能讓主管部門幫你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包括媒體、用戶、供應商、自家員工、第三方機構等等,幫你搞定涉嫌違反廣告法、消費者保護法、反不當競爭法、知識產權法、反壟斷法、勞動法、合同法等一系列相關的法律問題,無論是通過自身正當的影響力,還是通過一些拿不上臺面的手段;
四是你已經自帶流量,是正面的、負面的或中性的無所謂,都有自己的市場,流量的大小最重要;
五是你豁得出去,徹底放棄傳統營銷的那些理念、手段、底線等等,自己的車甭管是怎么來的,顏值、技術、性能、設計、服務等聽上去有些特點就行,質量、可靠性、耐久性可以忽略不計,敢把自己吹上天,敢把對手踩在腳下,把故事講的天花亂墜、鋪天蓋地就OK,就因為新勢力帶來的互聯網快速迭代思維已經顛覆了一切——從技術、設計、安全、性能、質量、使用壽命、售后服務到營銷理念和策略及手段等等,評判是非優劣的標準都被顛覆了(參見《車圈第一大歪風邪氣:要速度,不要命》),誰的流量大,誰就能有效洗腦,就會成為新標桿,反正對汽車失去判斷標準的韭菜量大,而且一茬又一茬,任你洗腦,任你收割。
以這些標準來衡量,這些曾經的高手有誰能勝出呢?
問:從您給出的這五條看,第一、第二條是硬杠杠,很多曾經的營銷高手已經被淘汰;第三、第四條雖有彈性,但滿足起來也很難;最難的是第五條,實際上是要徹底改變這些高手多年形成的人設,這可就要命了。傳統高手全軍覆沒也是必然。
答:你剛才提到自媒體和數字化營銷,意思是這些傳統營銷高手可能無法適應這種變化。其實,傳統車企早就開始把自媒體和數字化營銷視為重點了,只是新勢力入場,攜互聯網快速迭代思維的強勢,玩不惜代價的贏者通吃那一套,把法規、道德、良知、臉面等營銷底線徹底顛覆,快速形成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傳統高手要想在這樣的市場上獨善其身同時有所作為,難度超大,幾乎不可能。你剛才提到俞經民,的確是個另類,非常難得,但風險也不小,祝他好運。
好在發改委終于要出手改變這種狀況了,雖然晚了些。小米的慘禍也警示:吹牛必須上稅,而且隨著電車被掩蓋的問題不斷被揭開,潛在的、滯后的問題大面積涌現,代價會越來越高。
05-13